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阿拉斯加的时候成都配资网,中方正忙着帮东盟清扫“麻烦”。
日前,在中国外长王毅的邀请下,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以及泰国外长玛里在云南安宁茶叙会面,并就柬泰边境冲突进行了亲切友好且非常坦诚的交谈。
【中柬泰三方外长在云南安宁举行茶歇会谈】
很多人可能以为,柬埔寨和泰国在签署停火协议后,边境冲突的事已经过去了。但事实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掩盖不了水面下的暗流汹涌。
不久之前,柬埔寨国防部公开指责泰国军队在班迭棉吉省的边境村庄,设置铁丝网和轮胎,认为这是赤裸裸地违反停火协议,要求泰方立刻停止这种“侵犯主权”的行为。
而泰国方面也不甘示弱,反过来指责柬埔寨在争议区域埋设地雷,导致接连发生爆炸,多名泰军士兵因此伤的伤残的残。
你来我往之下,火药味又开始在柬泰边境蔓延。据柬埔寨内部人士称,泰国军方目前正在频繁向柬泰边境输送大量兵力和坦克等在内的重型武器,柬埔寨媒体警告称,泰军有可能正在筹备对柬埔寨发动新一轮军事进攻。
目前,双方已经开始陆续撤离边境居民,这个信号很清楚:战争的火苗,随时可能被重新点燃。
在此背景下,中方此举无疑是抢在战火重燃之前的“灭火”举动。
我们先来看一下此次茶歇会的地点——云南安宁。安宁这个名字本身就寓意着和平与和谐,颇有深意。更特别的是,这不是冷冰冰的会议室谈判,而是轻松的茶歇对话。
从媒体发布的现场图来看,三方外长均没有佩戴领带,桌面上也没有任何饱含深意容易引人紧张的摆件,充斥现场的只有笑容、茶香和坦诚的交流。与其说这是一场会谈,更像是一场老友之间的闲聊。
【柬泰边境有战火重燃的迹象】
在此次茶歇会中,王毅外长提到了一句话:冤家宜解不宜结。这话看似朴素,却直切要害。柬泰两国本是邻居,在边境争端上完全可以通过对话谈判来解决,完全没必要闹到动刀动枪的地步。而且真要打起来,没有一方会是赢家。
用茶叙的形式调和矛盾,在国际上还是很少见的。这种形式上的“去火气”,实质上是一种外交上的举重若轻。面对剑拔弩张的局势,中国不是用大国压力去“命令”对方停火,而是用第三方的温和介入,让双方自己找到对话的出口。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柬埔寨和泰国的冲突,不是东盟秘书处或者其他国家来调停,而是中国出手?答案很简单,用两个字概括:信任。
柬泰虽然同属东盟,但在边境问题上彼此心存芥蒂,而且东盟机制往往更偏向维持整体上的和谐,不太愿意直接介入两国敏感争端。但中国不一样,作为两国的传统友好邻邦,我们既和柬埔寨有“铁杆”关系,又和泰国保持高水平的经贸与战略合作,在身份上,天然适合做这个“居中调解人”。
更重要的是,中国调停的风格不是指手画脚,而是尊重双方的立场与面子。这一点在国际外交中非常关键。回顾国际社会的很多调解案例,其中大部分调解之所以会失败,并不是解决方案有问题,而是被调解当事方感到了一种“被强迫”“被压制”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调解成功的可能性自然不大,即便达成结果,大概率也是暂时性的。
【泰国代总理和柬埔寨首相】
而中国这种“茶叙”式的安排,将双方放置在了一个轻松坦诚的环境之中,本质上是在给双方一个台阶,让他们愿意主动走下来。
从结果上看,这次安宁茶叙,虽然没有对外宣布什么“重大协议”,但它打破了当前柬泰之间的对话僵局,使两国的气氛从剑拔弩张转向了友好交谈。
要知道,柬泰边境冲突虽然不是全球焦点,但它是一颗潜在的“不定时炸弹”。一旦引爆,不仅柬泰两国会受到影响,东盟内部也会面临新的分裂与不信任,而且这容易给外部势力趁虚而入的机会,到时候局面可能会更加难以控制。
中国这次的及时介入,等于是帮东盟在关键节点掐灭了一根导火索。正因如此,茶叙结束后,柬泰双方都对中方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外交有时候很像泡茶:水要温,火要稳,时机要对,才能泡出好茶。安宁茶叙看似轻松,却是一次高水平的外交操作。中国用一盏茶,展现了与西式外交截然不同的处事哲学:不搞强压,不玩零和,而是以诚待人、以和为贵。
对于如今的东盟来说,安宁的茶香或许才是其最需要的气息。
道正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