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上一篇文章写到新四军第二师的历史沿革,发现一些读者对二师第二任师长罗炳辉很感兴趣配资世界,今天就专门简要对罗炳辉入选36位军事家的必然性进行分析。
36位军事家其实是改革开放后,我军批准的荣誉称号,分两批选入。其中罗炳辉是以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的身份第一批于1988年入选,同样以此身份入选军事家的还有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罗炳辉被授予军事家有哪些争议呢?
图片
第一罗炳辉入党时间较晚,缺乏早期资历。他的入党时间为1929年7月,这个时间不但在元帅、大将中是最晚的,就算在上将、甚至是中将里也是相对靠后的。这也直接导致了他缺席了我军建军的三大起义,没有参与领导创建红军的资历。
第二,罗炳辉在“草地分兵”时有瑕疵,支持了张国焘。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红一方面军有4位兵团/纵队级别的领导在长征中有所动摇,分别有何长工、邵式平、李卓然和罗炳辉,其中除罗炳辉外,另外3人均属于政工干部,另外还包括二方面军的萧克也属于此类情况。这方面的错误对其5人之后的革命生涯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带着这两点疑问,我们先简要回溯罗炳辉的革命生涯。
罗炳辉出生于1897年,出生地是云南彝良,家境贫寒,从小被地主家欺负。他15岁从军,有着10余年滇军的经历,做到滇军朱培德部的警卫营长,这个经历使得罗炳辉早年就认识同在滇军任职的朱老总,这为其日后参加红军打下基础。
罗炳辉以营长身份参加北伐并负伤,后辗转2年后在江西率领一个大队加入我党,由于他率部加入,加上他长时间在滇军任职和朱老总的推荐,所以罗炳辉很快就担任了红六军第二纵队纵队长,此时红六军军长为黄公略。
1930年下半年,他就担任了红十二军军长,并参加了1-3次反围剿。罗炳辉虽然加入红军时间较晚,缺乏在井冈山斗争的经历,但其他在红军成长迅速,是当时提拔最快将领之一。
在红军长征前罗炳辉先后担任红一军团一师师长和红九军团军团长,作为长征中的“战略骑兵”,红九军团多执行战略掩护与牵制敌军的任务,在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还保留2个团的编制。此后九军团改编为红三十二军,罗炳辉继续担任军长,何长工担任政委,这两位都没有抵挡住张国焘的诱惑,说了一些不利于中央红军的话。
图片
罗炳辉的抗战生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挂职八路军副参谋长职务在武汉从事统战工作并负责军政大学的招生,毕竟他有着长期在旧军队任职的经历,完全可以胜任此项工作。
第二阶段是六届六中全会后,去新四军担任第一支队副司令员,配合陈毅;后陪同叶挺处理高敬亭事件,之后留在江北指挥部任副司令员兼五支队司令员,配合张云逸,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第二师副师长。在这个阶段罗炳辉主要是作为副手配合陈毅和张云逸作战,缺乏独当一面的机会。
第三配资世界阶段是1943年2月之后,淮南军区实行一元化领导,罗炳辉担任军区司令员兼任第二师师长,开始独当一面,淮南根据地在他的领导下发展成为一个有着17个县级组织和300万人口的红色政权。此外,罗炳辉还是我军中少有的战术大师,他不仅亲自编写多本战术教材,还创立了“梅花桩战术”,成功反击了日伪军对根据地的扫荡。新四军二师也发展成为了一支有着4个旅、11个团、约35000余人的劲旅。
图片
解放战争期间,罗炳辉率领2师主力开赴山东,担任了新四军第二副军长,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参与的战役不多,最后罗炳辉于1946年6月去世,时年49岁。
纵观罗炳辉的一生,笔者认为他是绝对配得上军事家称号的,原因有三。
第一,职务上对等。罗炳辉虽然参加红军较晚,但是他成长迅速,仅仅参军一年就担任红十二军军长,此时与他搭档的政委是谭震林。他是红九军团唯一的军团长,包括程子华、张宗逊、朱良才、郭天民、李涛等都是他的下属,罗炳辉红军时期的职务是绝对够格的。
抗战期间,他担任过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后任新成立的第五支队司令员,二师副师长、师长,从新四军支队/师的层级来看至少相当于八路军刚成立时候的旅,而八路军早期的旅长陈赓、徐海东都是大将,新四军7个师的师长除了先念同志、谭震林、张鼎丞几个政工干部外,其余也都是大将,甚至元帅军衔。解放战争期间,罗炳辉还担任过新四军第二副军长,所以职务上是够格的。
第二,战功卓著。在反围剿的斗争中,罗炳辉带领的部队被周恩来誉为“战略骑兵”,长征中,红九军团为了保证中央红军的安全,独立佯动以牵制追兵,在贵州、四川和云南等地区经历了52天和1000多公里的行军作战后重新与主力会师,既完成了任务,又保存了部队。抗战中,罗炳辉将新四军二师带成了一支劲旅,并开辟了淮南根据地,在根据地和部队建设方面二师走在新四军各师的前列,基于此他才能担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
第三,战法上的贡献。众所周知,101在东北创立了包括“一点两面”、“四快一慢”等共六条战术原则,这也是解放战争我军能在东北战胜敌人的基础。没有上过军校的罗炳辉凭借多年的带兵经验,在抗战期间同样总结出“梅花桩战术”、“麻雀战术”、“地堡战术”这三大战术,二师通过这些战术有效遏制了日伪军对根据地的进攻,保障了淮南根据地的安全。
罗炳辉虽然牺牲较早,入党时间也较晚,但是凭借他在我军的贡献和资历,他当之无愧军事家的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道正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